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bookben.cn - 手机访问 m.bookben.cn---书本网【清润眠初】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一本书学会中医养生> 序言(1) 印象中为《中华文明大讲堂》系列丛书作序已经很多次。出版界以极高的热情持续关注《中华文明大讲堂》,对节目是鼓舞,同时也拓宽了我们对节目市场的认识空间。一档高品质的节目,其市场价值是多向度的,也正是这种多向度,成倍放大了节目的影响力、感染力。《中华文明大讲堂》开播以来,践行传播中华文明的使命可谓不遗余力,所涉选题涵盖了历史、哲学、文学、艺术等多个领域,有力地普及了传统文化的精髓,也受到广大观众和读者的喜爱。本着不断开拓更多文明传播视角的理念,栏目又推出了“中华养生智慧”系列。主讲嘉宾张其成先生是北京中医药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我国第一位《黄帝内经》博士后,是为名家;在弘扬和普及中华优秀文化方面,文化传统深厚的百年名社中华书局慧眼卓识,薪火相传中华养生智慧,名家名社,相得益彰。 中国人的养生行为极富哲学与文化意味,从先秦的诸子百家到两宋明清的文人学者,在他们的哲学、文学著作中,都有许多关于养生的独到见解,例如,庄子说:“人之养生亦当如是,游于空虚之境,顺乎自然之理。”这里的“空虚之境”并不是寄情于虚无缥缈,而是说要保持健康,须清心寡欲,遵循自然法则,所谓“天人合一”。养生智慧与一国的哲学、文化有如此深厚的渊源,这本身已成为其文明的一大特色。中华养生智慧可以让人们直接感触到中华文明的丰富价值。“中华文明大讲堂”在选题策划中,也认识到这是实现节目定位的一个极好的切入点,把文明传播落到了百姓生活日用的智慧层面,让观众既能领略文明的博大精深,又能切实学到有用的养生方法,在传播中华文明,葆有节目品质、品位的同时,更加贴近观众需求。现代人的生活日益紧张,感受到的压力越来越大,随着生活水平提高和生活方式变化,如何养生保健、减压安心,成为人们普遍关注的话题。“中华文明大讲堂”自然要关注这样的社会现象,并找到服务观众的办法,中国人赖以安身立命的传统文化里,包含着丰富的养生知识,“中华养生智慧”的推出适时适用! 序言(2) 张其成教授的讲解内容广博,注重实用,既通俗易懂地讲出了养生智慧的玄妙,又理论与实践结合,传授心身炼养的方法。例如他讲“人身三宝——精气神”,揭示了“形神合一、内外合一、动静合一”是中华养生智慧的特点,又具体介绍了怎样保养精气神。再如张教授讲《黄帝内经》,不是抽象地讲人与自然的联系,而是举形象的例子。张教授在讲到日常起居时强调,要跟天地的阴阳之气同步,跟宇宙万物、天地气候的变化一致。中国人养生的实质就是对自然的理解,古人常与自然为友,在相互感应的过程中,形成了养生之道。现代人生存环境及其与自然的关系,与古人已大不相同,但不可能脱离自然,从这个意义上看,古人的养生之道、性命之学,蕴涵着独特价值。健康的人生,必然与自然相谐,也更懂得怎样欣赏自然。能听到暮色潜动、春草萌芽的人,一定有着健康的生命。南宋爱国词人辛弃疾说:“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中国文化里人与自然的关系就是这样平淡质朴。 张教授讲“中华养生智慧”,还使我有一悟,其实养生就是做人。张教授介绍了一种五心调神法,心态平和、心情快乐、心地善良、心胸开阔、心灵纯净。讲到心胸开阔,张教授特别讲了个故事:在清代,有一位大学士,名字叫张英,这位大学士的家就在桐城这个地方。有一天他接到一封家书,说的是家里盖房子,邻居家也要盖房子,并且把墙砌得挨着自家房子,希望张英动用他的权力,让这户人家往后让。张英看了这封千里迢迢寄来的家书,心里很不是滋味,就回了一封信,写了一首诗:“千里来书只为墙,让他三尺又何妨?长城万里今犹在,不见当年秦始皇。”心胸开阔,就是要常怀宽容、辞让之心。讲到心情快乐,张教授特别提到了旷代文豪苏轼,这让我想到一段话,是苏轼在海南岛时写的。他说:“吾始至海南,环视天水无际,凄然伤之,曰:‘何时得出此岛耶?’已而思之,天地在积水之中,九州在大瀛海中,中国在少海中,有生孰不在岛者?覆盆水于地,芥浮于水,蚁附于芥,茫然不知所济。少焉水涸,蚁即径去,见其类,出涕曰:‘几不复与子相见。’岂知俯仰之间,有方轨八达之路乎?念此可以一笑。”有如此心胸的人,一定会成就耿介拔俗的大事业。养生就是做人,如果每个人都能做到心态平和、心情快乐、心地善良、心胸开阔、心灵纯净,不仅会有健康的生命,还会拥有至高的人生境界。 作此序时,北京已是秋末初冬,阳光从树叶间隙溅到窗际,心与自然的亲近,其乐融融。 刘爱勤 2008年11月 导读(1) 写这部书的过程中,我总是想起家父回答一个学生提问时的情景。当时,我的一个研究生,他问我父亲中医治疗高血压有哪些好办法,我父亲说:“有很多办法,主要还是要辨证论治,根据各人的情况。”“还是要辨证论治,还是要辨证论治……”家父那种陷入沉思、一脸审慎的表情至今让我记忆犹新。 今天,当我回头思量时,刹那间,明白了家父当时的心情。在内心深处,我很明白阅读这本书的读者是多么渴望获得一个简单、有效甚至是一劳永逸的方法,我也有非常强烈的愿望去发掘并传递这样的信息,可是每一次潜入古圣先贤的智慧之渊,每一次徜徉于现代科学知识的海洋,每一次凝神静心观察当下的实际生活,要开口时,真是觉得:欲语还休!一两句话怎能说得清啊! 养生可能在一时一事上简洁明了、容易操作,而其根底又需要多少积累,多少工夫!养生行为与其效果之间,可能在特定时间、特定场景、特定视角中存在因果联系,而在复杂的社会生活里又有多少因素参与其中,有多少潜在的可能存在呢?养生本身的复杂性,不能不让人心存敬畏之情,感到妄下断语难免偏颇。 老子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佛家也说“言语道断,心行处灭”,养生似乎也面临同样的境况,语言一说出来就变了味儿。最美丽的养生是一种艺术,一种智慧,这时言语往往显得多余、苍白。 在这本书里,我想了很多,说了不少,但究竟勾勒了多少养生的真相,传递了多少可供使用的方法,离养生还有多远?读者展卷有得,自可评判。而在开篇,我更多的愿望却是邀请读者与我一起思考,把目光聚焦到养生在当下的实际状况,去感受绵绵不息的中华养生文化,不断求索对生命的认知,追问和体会人生的真谛。以下是我想与读者分享的一些思考。 为什么是“养生”,而不是“养身”?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养生”还有摄生、道生、养性、卫生、保生、寿世等等不同的称谓,这些词的含义大致相近,今天我们日常话语中保留下来的主要有“养生”一词。养生所谓的生,是指生命、生存、生长;所谓的养,就是保养、调养、补养。简单地说,养生就是保养生命的意思,即根据生命的发展规律进行的保养身体、防御疾病、延缓衰老、增进健康、提高快乐指数、提高生命质量的一切物质活动和精神追求。值得注意的是,我们传统上是强调通过“养生”达到身体和精神两方面的健康。相对而言,“养身”在日常话语中的使用要少得多。 导读(2) 英语常用“keepfit”、“stayhealthy”、“healthcare”等短语来表达“保持健康”、“保健”的意思。在西方,人们更注重通过饮食营养和运动健身来保持身体的健康强壮。生活中经常会听到“Doyouworkouteveryday?”(你每天都锻炼身体吗?),他们一般是借助健身器械做大量运动,与人的心理或精神因素并无直接联系。从这个意义上说,“养身”在西方更为发达。 2005年10月,北京中医药大学沈艺教授在汪雁女士的帮助下,在美国爱荷华州对当地30位不同年龄、职业、性别的人进行了有关养生与健康的问卷调查。当问及保持健康的最佳方法时,30份问卷中只有一位美国心理学家的回答是:“Toliveaspirituallife”(过有精神的生活),另外5人的回答中包含了“goodmood/goodmentalattitude/goodspiritualgoals”(好心情/好心态/高尚的精神目标),而其余人的回答是:“physicalexercises/healthyfood/balanceddiet”(锻炼身体/健康食物/平衡饮食)。美国人的确习惯于将健康与体育运动、营养饮食联系在一起,而中国人更倾向于认为健康与良好的心态有关。 本书主要涉及的是“养生”,而非“养身”。我们的“养生”,主要养的是精、气、神,这三者要同时养,如果光养形不养神,或者光养气不养精,都不符合中国式的养生。所以,归结养生的一个总法则,那就是“法于阴阳,和于术数”。也就是说,在养生的时候要达到三个合一:形神合一,内外合一,动静合一。形神合一就是既要注重精神调养,也要注重形体保健和锻炼;内外合一就是内求内在的安静,同时也要注意与外在的气候变化等的协调适应;动静合一是说不能光练动功不练静功,动静要合一,而且要适度。 养生是大众的事,还是专家的事? 近几年来,养生话题越来越火,养生书籍琳琅满目,有的甚至可以与畅销小说一决高下。电视、网络等强势传媒也推波助澜,“太医”的诤言、“地瓜王子”的忠告、“教授”的宣讲、“专家”的教导,养生“新星”不断涌现。养生得到越来越多大众的认可和关注,日渐成为百姓生活中最平常的功课。 这种火爆场面让我不禁想起上个世纪美国心理学界发生的一件事。第一次世界大战后,美国社会对心理学知识的需求非常大,而那时有资质的心理学家的数量远远满足不了需要,于是一些“假冒”的心理测试和心理治疗泛滥成灾。美国心理学会不得不设立诸如资格考评之类的规矩,由于最初的资格考评过于严格,导致资格证书计划不了了之。而今天,美国心理学界人才辈出,他们的心理学工作者所占的人口比例之高在世界范围内也名列前茅。当年全民式的心理学普及运动,最初似乎引起了象牙塔内的不安,但随着参与这一运动的各方的共同努力和行业内人才储备的完成,最终获得双赢。 导读(3) 那么,今天我们养生文化的火爆会不会也有如此结果呢?对此,我个人充满期待。中国的养生一直没有脱离过民众,但同时也有超越世俗生活的一面。正因为每一个老百姓都了解一些养生知识,都在施行一些养生方法,所以可以相信,面对纷繁的信息,我们能够智慧地抉择。从这个意义上看,我认为养生是大众的事,是大众的智慧。 但另一方面的事实是,普通老百姓又那么热爱着从事养生研究的专家和参与养生知识普及的学者,对他们的训示总是乐于遵从。这也是中国传统文化的一个特点。从上古之时的“乃命重黎,绝地天通”开始,最高端的知识就被控制在少数人手中。我们的文化似乎先验地觉得,与“知识”相关的人物需要某种特殊的“被指定”,曾经是“重黎”帮我们沟通与“天”的联系,今天的我们却苦苦追寻着那些传递“知识”和“科学”的人、物或技术,一旦确认则深信不疑。从这个意义上看,专家非常重要,其作用绝对不容忽视。的确,作为一门学科,养生确实有其非专攻不能掌握的内容,比如按摩,需要专门的训练;比如导引,需要身体力行的体验,从这个角度看,养生领域的专家不但客观上肩负着精英责任,主观上也必然要求学有所长,术业有专攻。现在,我忝列其中,每当不得不写下点什么,说出点什么时,越发觉得言不可不慎。 养生是用特效法,还是用综合法? 养生用特效法好,还是用综合法好?面对这一提问,无论怎样作答总难免有缺憾,选特效法吧,不大放心;选综合法吧,不大甘心。在此,我并不准备回答这个问题,而是更乐意通过这样的提问来描绘一些现象,引发一些思考。 通常,面对一个不能确定答案的问题,我们会有两种思路,一种可称为试验法,比如有人许诺:天天吃地瓜,包你长命百岁,那你就天天吃,看看到底能不能长寿;有人说:南瓜可以治糖尿病,那你就吃南瓜,看看血糖是不是维持在正常状态……这确实需要勇气,等于把自己当成小白鼠;另一种方法可以称之为经验法,寻找相关信息,包括历史的、个人经验的、科学实验证明的等,然后做出判断。经验法需要耐心和知识,还需要结合具体情况。我这里显然不能提供试验法的数据,只能罗列一些经验法的信息——中国养生历史上发生了哪些事情。 在中国的技术传统中,最早的养生类知识主要由宰/膳夫系统掌控,《周礼·天官》的《医师章》记载了好几种医师:疾医管给人看病,说他们以“五味、五谷、五药养其病”;疡医相当于今天的皮肤科和外科,主要治疗溃疡、金疮之类的疾病;兽医负责给兽看病。除此之外还有一类是食医,他们主要负责给大王搭配健康饮食,“会膳食之宜”,比如牛肉适宜与粳米搭配,鹅肉适宜与麦搭配等等。 导读(4) 《汉书·艺文志》的《方技略》把这一类与生命健康有关的技术传统分作四类:医经,属于医学理论,比如《黄帝内经》就在其中;经方,大致是一些本草、方剂的内容;房中,指房事,是与性学有关的养生内容;神仙,包括服食、导引、行气等多种方法,总的目标是要像神仙那样轻身延年,长生不老。这种分类方法一直延续,《宋志》、《明志》、《四库全书》的“医家”缺少“神仙”和“房中”的内容。 另一个分类系统中还存有一些养生内容,从思想主旨来划分学术派别的分类中,儒家系统更多关注政治、制度、礼仪等,道家系统则更多地关注自然、人生、养生延年,所以在《道藏》中我们可以发掘出很多养生内容。 于是,我们看最早的膳夫系统,他们掌握养生类知识,但不是专职养生,还要管理一些民事。到后来,养生内容主要在两个系统中流传,一个是医家系统,如前面所说的医经、经方,一个是道家系统,除了道家本身的养生内容代代相传以外,与神仙家关系密切的方仙道也慢慢合到道教中,这一部分养生内容也在道家系统里流传。而房中养生的内容,一部分在医家系统中保留,一部分在道教中保留。不管怎么说,可以肯定的是,养生都只是他们工作的一部分,比如说医家系统,他还得管治病救人,而道家系统,他们还要追求逆则成仙。可见,古代这些拥有养生专业知识的人,一般都有多学科的学术背景,是综合型人才。 回顾完历史,再来看用特效法还是用综合法的问题,我更倾向于如下建议: 首先,养生是一种健康的生活习惯。所谓习惯,当然有点特效法的意味,比如晨起一杯温白开水,就这么一招,持之以恒十年二十年,肯定会有效果的。同时,这又不是单纯的特效法,因为健康的生活习惯涉及面很广,你不能喝了那杯白开水,然后一整天恣食肥甘,又是抽烟又是酗酒。 其次,养生方法贵在专精。所谓专精,也有点特效法的意味,可以根据自己各方面的情况,合理选择养生方法。选定之后,就要专一、精练,不要见异思迁,朝秦暮楚。尤其是养生功法,每一种都有自身的规律,如果同时练几种功法,可能会互相干扰,不能达到强健身体的目的。但是,如果采用针对性很强的养生方法,经过一段时间的养炼之后,就需要重新评估自己的各方面情况,再做选择,很难有一成不变、适用于各个阶段的养生方法。 最后,我提倡:养生生活化,生活养生化。在这一点上,我主张用综合法,这也是我写作这部书的初衷。养生的效果不太可能立竿见影,往往需要日积月累才能显现出来。如果生活中的衣、食、住、行都能符合人体生理特点,顺应自然和社会规律,在日常生活中注意调神、养气、葆精,就可以防病健身,祛病延年,提高生命质量,达到健康、快乐、智慧的人生境界。 认识你自己 养生的概念,古已有之。这包括两方面的含义,一是延长生命的长度,一是提高生命的质量。健康、长寿是人们梦寐以求的目标。大自然中日月经天的现象,启发人们师法自然、回归自然,以使生命永在。这种期望虽然难以实现,但自古以来追求长寿者却大有人在。 那人到底能活多大呢?对这个问题,古今中外,众说纷纭。 中国的先贤们一般认为人的自然寿命在100到120岁之间。比如《礼记》中把100岁称为“期颐”;汉代哲学家王充提出“百岁之寿,盖人年之正数也”;魏晋时期著名养生家、“竹林七贤”之一的嵇康就认为上寿可以达到120岁。 现代科学认识也不完全相同,但以120岁说法为主。 第一种说法是美国学者海尔·福利在1961年提出的。他根据实验发现动物的胚胎细胞在生长过程中分裂的次数是有规律的,到一定的阶段就出现衰老和死亡。研究表明,细胞分裂的次数和周期相乘就是人的自然寿命。海尔·福利将胎儿的细胞放在培育液中一次又一次地分裂,一次又一次地繁殖,分裂到50代的时候,细胞就死亡了。他又在大量的实验数据资料之上提出根据细胞分裂次数来推算人的寿命,分裂周期是2.4年,照这样计算,人的寿命就是120岁。 第二种说法是科学家按照哺乳类动物的寿命和它生长期的关系推算的。哺乳类动物的寿命应该是生长期的5~7倍,人的生长期是25岁,所以人的寿命极限是125~175岁。也有人说人的生长期是20~25岁,按照这种说法,人的自然寿命就应该是100~175岁。 第三种说法是按照哺乳类动物性成熟期来推算的。根据生物学的规律,动物的最长寿命相当于性成熟期的8~10倍,人类的性成熟期是13~15岁,那么人的自然寿命就应该是110~150岁。 虽然中外对人的寿限的说法有分歧,但至少能活100岁是肯定的。那为什么在生活中活到100岁的老人却不多见呢?我们怎样才能活得更健康更长久呢?首先,让我们先来认识一下自己吧。先从生命的周期讲起。 生命的蜕变(1) 中国的汉字是非常了不起的,从汉字就可以了解中国人对宇宙、对自然、对生命的认识。我们来看这个“生”字。上面是一棵草,草长在大地上,是往上生长的意思。《说文解字》说:“生,进也,象草木生出土上。”《周易》说:“天地之大德曰生”,“生生之谓易”。 早在两千多年以前,我们的古圣先贤就发现了人体一生的生命周期。西方科学家只是发现体力、情绪和智力的节律周期,《黄帝内经》则发现了人一生五脏气血的盛衰和肾气盛衰、生命力、生殖力盛衰的周期。 关于生命周期,《黄帝内经》提出两种观点,一种是以“10岁”为周期,一种是以“7岁”(女)和“8岁”(男)为周期。表面上看好像不统一,有矛盾,实际上是从不同角度区分人生的阶段: 从五脏六腑气血的盛衰观察出来的人的生命周期——10岁。 从肾气和天癸的盛衰观察出来的人的生命周期——女子7岁、男子8岁。 10岁生命周期 10岁时,五脏(心肝脾胃肾)之气已经稳定。血气、血脉都畅通了,气血也流动了,这个“流动”的气主要活动在人体的下部,所以十岁小孩子喜欢“走”。这个“走”不是现代汉语中的走,而是小跑的意思。 20岁时,是人生第二个阶段,血气开始强盛,肌肉长得结实了,这个阶段的人“好趋”。“趋”是快步走的意思,比小跑要慢一些。从10岁的“小跑”到20岁的“快步走”,可以看出生理及精气神的变化。 30岁时,“五脏大定”,五脏之气更加稳定,肌肉也更坚固,血脉也盛满了,所以就“好步”。“步”就是行走,比“趋”更慢了一些。 40岁时,五脏六腑十二经脉都更加强盛。到了极点了,所以就开始衰落。这时皮肤开始疏松,脸部的光泽开始减退,头发也变得斑白。虽然这个阶段走路还比较平稳,没到摇晃的地步,但已经“好坐”了,不喜欢走动。这表明人体开始衰老。 从“小跑”到“快步走”,然后到普通的“行走”,直至喜欢“坐”,这是一个慢慢衰老的过程。 到40岁的时候,人开始有了衰老的迹象,但这只是外在的衰老。而从50岁开始,人真正从五脏开始衰老了。 50岁时,五脏就开始衰落了。先是肝气的衰落,肝叶变薄了;接着胆汁的分泌也慢慢减少;另外,眼睛跟肝脏是有关系的,肝开窍于目,因而,眼睛开始看不清楚。 60岁时,心开始衰落,心气不足了,心里开始经常担忧、悲伤,血气也变得松懈、外散,人就“好卧”了,因为血气不足,所以就喜欢躺着。 70岁时,脾气开始虚弱,皮肤变得枯萎。 80岁时,肺气开始衰落,魄开始离散。因为肺是藏魄的,所以80岁的人经常会说错话。 90岁时,肾气就衰竭了,五脏的经脉都空虚了。 到100岁时,五脏气血全都虚弱了,看上去虽然形体还在,但实际上神气已经离去。 生命的蜕变(2) 以“10年”为一个生命周期,是以五脏气血的盛衰来划分的。 从动作上看,10岁的时候是小跑,后来是快走,然后是一般的走,接着喜欢坐,到最后喜欢睡了。 50岁以后人体进入衰落期,肝、心、脾、肺、肾依次衰落,这个顺序刚好是五行相生的顺序。 人的五脏六腑的衰落过程不但与五行有非常密切的关系,而且反映了天人合一的生长和衰落的周期规律,真是非常有意思。它不但是生命过程的写照,还体现了中国哲学的博大精深。先祖们早就发现万物都是从下往上长的,《周易》六十四卦也是从下往上长的,《黄帝内经》说人50岁以前的成长也是从下往上,气血由下往上,表现为小跑、快走、慢走、好坐、好卧。50岁以后,人体的衰落又按照五行相生的次序逐渐衰落。 女子7岁、男子8岁生命周期 《黄帝内经》认为人体五脏中肾为水,肾为先天之本,是生命的基础。“天癸”就是先天从肾精中产生的,是肾气充足到一定程度的产物,是具有生殖能力的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像四面八方的水一样,聚集在中央,表示水的充盈,精气的旺盛。有了“天癸”,就可以生孩子。 先说女子,女子是以“7岁”为一周期。 “一七”,7岁时,肾气开始旺盛,开始换牙齿,头发开始生长。 “二七”,14岁时,因为有“天癸”了,这个时候开始能生孩子。天癸一般是在14岁时出现,好多人会以为月经就是天癸,当然不是。月经只是“天癸至”的一种表现形式,它本身不是天癸。天癸是一种主宰生殖能力的物质,而月经是排泄掉的废血。这个时候“月事以时下”,月经按时而下,每个月都要来。此时“任脉通”,任脉是人体正中、正前方的一条经脉,后背正中的叫督脉。这个“任”字,可以通“女”字旁的“妊”字,也可以主宰怀孕。“太冲脉盛”,这里有一条脉叫太冲脉,这条脉很重要,它是十二经脉之海。冲脉是从少腹内起于肾下,出于气街,进入胞中,女子的子宫,男子的精室;沿着大腿内侧的根部出来,然后往上行,到上面和肾脉合在一起,往上走;经过肚脐两旁,上到胸部就发散开来,散开以后还继续往上行,可以绕到嘴唇。这其中,气上行到胸部的时候,女子的第二性征就开始凸显,乳房隆起;气继续往上行绕嘴唇一周,男子的胡子就开始长出来。所以男女性征都跟太冲脉的盛衰有关系。太冲脉与肾气有一段相连,所以也主管人的生殖。女子一般到了14岁,太冲脉旺盛,就能生孩子,所以“二七”这个阶段很重要。 “三七”,21岁时,肾气平衡了,平稳了。因此“真牙生而长极”,这个“真牙”就是俗称的智齿,智齿生出来表明已长到了极点,说明女子快要长到头了。 “四七”,28岁时,女子的筋骨坚强了。《黄帝内经》说,肝主筋,肾主骨,是说肝气和肾气达到强盛。另外,还表现为头发长到极点,身体这时最强壮。 “五七”,35岁时,“阳明脉衰”,足阳明是胃经,手阳明是大肠经,这两条经脉循行于手和脚的外侧,汇聚于头面部,这里是指胃和大肠的精气开始衰竭了。面容变得憔悴,头发开始掉落。这里又提到头发。头发是什么呢?头发叫“血之余”,头发的盛衰是血气盛衰的表现。头发跟肾脏有关系,头发掉落,表示肾气开始衰落。 “六七”,42岁时,终于头部的三阳脉(包括手三阳和足三阳)都开始衰落,面色枯槁,头发白了。 “七七”,49岁时,任脉开始虚弱,太冲脉也衰微了。这时候有一点很重要,就是不能生孩子了。为什么呢?因为“天癸”没有了。所以,49岁在女子来说就是绝经期、更年期,就开始衰老了。 生命的蜕变(3) 再看男子,男子是以“8岁”为周期的。 “一八”:8岁时,肾气开始充实,“发长齿更”。头发茂盛,牙齿更换。 “二八”,16岁时,“天癸”——也就是主宰男子生殖能力的基本物质开始出现了,阴阳调和,男女和合,就能生孩子了。 “三八”,24岁时,肾气平和、均衡,智齿开始长出来了,身高也达到极限。 “四八”,32岁时,筋骨强盛,也就是肝肾功能强盛。同时,肌肉也健壮了。生命力达到极点,接下来就要衰落了。 “五八”,40岁时,肾气开始衰落了,头发脱落。 “六八”,48岁时,头面部的三阳经气衰微,脸色枯焦,头发变得花白。有一句老话:“花不花,四十八。”意思就是人到48岁时会变成“老花眼”,如果这时候还没有花,一般以后也就不会再有了。 “七八”,56岁时,肝气衰微,筋脉迟缓行动不便,天癸开始衰竭。主管生殖的精气不充足,肾脏功能减退,形体各部分都出现衰竭现象。对于男子来说,56岁是一个坎儿,因为“天癸”开始枯竭了。 “八八”,64岁时,牙齿、头发都脱落了。天癸彻底尽了,也就没有了生殖能力。 天癸绝了以后还能不能生孩子?有的男性超过64岁还具有生育能力,这是什么原因呢? 此虽有子,男子不过尽八八,女子不过尽七七,而天地之精气皆竭矣。 虽然有子,再怎么长,男子也不会超过八八,女子不会超过七七,因为这个时候天地的精气都绝了,也就是男女的天癸都绝了。但也不是绝对的,如果养生得法、养生有道,虽然超过64岁,形态衰落,但精气神还在、天癸还没有绝,照样可以有生殖能力。 以“7岁”、“8岁”为周期,是根据肾气的盛衰和天癸来决定的。可能有的人会说,我怎么不是14岁来月经的?我怎么不是16岁开始遗精的?的确,每个人在时间上不一定完全吻合,但基本上是这样,相差无几。 人体内在结构(1) 人体内在是一种什么结构呢?中医上讲人体里面有五脏六腑;外面有十二经脉,有奇经八脉,叫经络等等。我们中国人是把人体看成一个天地,所以有一句话叫做“人身小宇宙,宇宙大人身”,这完全是一种天人合一的观点。 五脏 心——“君主之官” 五脏中,心脏居于最高位。岐伯说心是“君主之官”。心就是君主,是最高位的皇帝。 心主神明、主血脉 为什么说心就是君主呢?因为心掌管人体中最重要的东西——“神明”,也就是精神意识思维活动。 人身三宝精、气、神,其中的神就是由心来主管。神明在“人身三宝”中是最重要的,神可以主宰精和气。当然五脏都有神,但心神是老大,位置最高。这是心的第一大功能。 心的第二大功能是,主管血脉。人的血和经脉,都是由心来主导的。从解剖学上可以看到,心就像一个泵,把血送到全身各处。另外,大家注意一下就会发现,脉搏跳动的频率和心脏跳动的频率也是基本一致的。 心的这两大功能决定了它在人体五脏中是最重要的。所以,养心最为重要。养心要做到以下四点: 第一,养神。因为心主神明,所以养神就是要心气平和,保持心神的虚静状态。 古人是特别注重修心、静心的。晋代大诗人陶渊明有一首非常有名的诗:“结庐在人境,而无车马喧。问君何能尔,心远地自偏。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山气日夕佳,飞鸟相与还。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 这首诗的意思是说,我们生活在一个非常嘈杂的世界,每个人都面临着很多的选择;但是,虽然世界很嘈杂,我却听不到车马的喧嚣声。是真的听不到吗?不是,是自己的心很静,就摆脱了外在的干扰。为什么能达到这样的境界呢?是因为心很遥远。这个“心远”实际上指的是心很清静、很安宁,外在的东西好像都离自己很遥远。 陶渊明还有一首著名的诗:“纵浪大化中,不喜亦不惧。应尽便须尽,无复独多虑。”意思是说,不管遇到怎样的风浪,只要心静下来,不过喜也不恐惧,不计较得失,该舍去便舍去,就可以“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了。陶渊明在修心养心方面是我们的一个典范。 人体内在结构(2) 第二,按摩。“精神内守法”既要内守神气,精和神二者也都要修炼。肾藏精,心藏神,所以要修炼心肾,达到心肾相交。这里介绍一种非常实用的方法:按摩心包经和肾经上的两个重要穴位——手上的劳宫穴和脚上的涌泉穴。这两个穴位互相搓揉、按摩能起到心肾相交的作用。劳宫穴取穴很简单,伸手握拳,中指扣到的地方就是劳宫穴。劳宫穴是心包经上面的穴位,所谓“心包”,就好像是在心的外面保护它的包膜,它可以“代君受邪”,就是有邪气侵犯心的时候,它出来保护,承受邪气。 涌泉穴位于脚底,如果把脚底的区域分成三等份的话,涌泉穴就在前三分之一和后三分之二交接的位置。顾名思义,它就像泉水涌出来一样,涌泉穴就是“肾精”出入的地方。 劳宫穴与涌泉穴互相摩擦,用右手的劳宫穴去搓左脚的涌泉穴,搓揉到温暖发热为止;反过来,用左手的劳宫穴对着右脚的涌泉穴去搓揉。时间最好是子、午、卯、酉四个时辰。这样,可以达到心肾合炼的目的。它可以治疗失眠,因为失眠是心肾不交,临睡前这样两穴相搓,直至发热,心肾相交了,就睡得踏实了。 第三,食补。如果心气不足,可以吃一点人参、黄芪。如果心阴不足,可以吃一点桂圆、大枣、莲子等。 桂圆,有益心脾、补气血、安心神的功效,可用桂圆肉泡茶常饮,或煮桂圆粥食用。 酸枣仁,宁心安神,可以配合龙眼肉和芡实,煮汤后睡前服食。对心血不足型心悸颇有裨益,也可单用酸枣仁15克,捣碎后同粳米煮粥食。 莲子,先将干莲子磨粉,每晚取莲子粉50克,桂圆肉30克,同粳米50~100克煮成稀粥,然后加入冰糖适量,临睡前服食1小碗。或用干莲肉50克,桂圆肉30克,冰糖少许,一同煎服。 人参,可用人参3克,切片,每天泡茶饮。适宜心气虚弱、产后病后体虚之人心功能不全而心悸时食用。 肉桂,可选用桂枝10克,炙甘草6克,煎水代茶频饮。此法适宜心气虚弱型心悸者服用。 黑木耳,性平,味甘,有滋阴、养胃、活血、润燥的作用。清代食医王孟英认为它能“补气、活血”。根据现代医学研究,黑木耳是天然的抗凝剂,能防治动脉硬化、冠心病、高血压和高脂血症。因此,凡心血管疾病导致的心悸者,宜经常服食。 银耳,性凉,味甘淡,能滋补健脑、益肺强心。它不仅是滋补品,同时也是一味扶正强壮剂,是心气不足和心血不足者的食疗品,与红枣、莲子等一同炖服,神经衰弱的心悸和肺源性心脏病人的心悸,宜早晚空腹食用。 灵芝,性平,味甘,有治疗虚劳的作用。心气不足,包括冠心病、神经衰弱、心律失常、体质虚衰等,可以经常食用。 茯苓,善安心神,性平,味甘淡,有宁心安神的作用。 另外,心血不足还可以服食菠菜、阿胶、松子仁、当归、何首乌等,心气不足还宜服食党参、太子参、蜂蜜、西洋参、炙甘草、羊心、牛心等。 人体内在结构(3) 第四,注意午时的休息。因为心最活跃是在午时,也就是上午的11点到下午的1点。午时是阳气上升的最高点,午时过后,阳气就下降,阴气就开始升起了。阳气在最高的地方,用太极图表示就是白色最多的位置,这时黑色马上就来了。这个时候是阴阳相交合的时候,所以一定要注意休息。如果是练功,这个时候效果非常好;如果不练功,最好午睡,睡好“子午觉”,就会在阴阳交接的时候保持住心气。 肝——“将军之官” 肝脏被岐伯比喻为一个国家的将军,即“将军之官”。在一个国家,将军主管军队,是力量的象征。因此,肝脏在人体里也是主管力量的。 肝主疏泄,主藏血,主筋膜 肝脏的生理特征和功能归纳起来主要有三方面: 一、肝主疏泄。疏泄,即传输、疏通、发泄。因为肝脏属木,就像春天的树木,主生发。它把人体内部的气机生发、疏泄出来,使气息畅通无阻。气机如果得不到疏泄,就称作“气闭”,会引起很多的病理变化,譬如出现水肿、瘀血、闭经等。这些情况都是因为气机不畅引起的。气机不畅还会引起其他很多毛病。肝就是起到疏泄气机的功能。如果肝气郁结,就要用疏肝理气的药物。 此外,肝还有疏泄情志的功能。只要是人,就会有七情六欲、七情五志,也就是喜、怒、哀、乐这些情绪。它们的舒发也是依靠肝的功能。 现代人最容易犯的一种“流行病”,就是郁闷。以前见面打招呼都是说:“吃了吗”?现在好多人一见面,会开玩笑问:“你郁闷了吗?”郁闷就是因为肝气没有疏泄出来。情志积压过多,一旦宣泄出来,最明显的表现就是“愤怒”。所以说肝主怒,而动怒往往是将军的表现。 同时肝还疏泄“水谷精微”,就是把吃进去的食物变成营养物质,肝把它们传输到全身。所以肝主疏泄包括这三个方面。 二、肝藏血。中医认为,心脏主血,肝脏藏血,肝是储藏血液的一个仓库,是调节外周循环血量的血库。因此,肝血不护养好的话,人的精气就会不足。因为“精”从广义上来说,包括了血。 三、肝主筋膜。筋膜,就是人体上的韧带、肌腱、筋膜和关节。筋膜坚韧刚劲,对骨节肌肉等运动器官有约束和保护作用。筋膜正常的屈伸运动,需要肝血的濡养。肝血充足则筋力劲强,肢体的筋和筋膜得到充分的濡养,肢体关节才能运动灵活,强健有力,否则,筋的活动能力就会减退,筋力疲惫,屈伸困难。肝体阴而用阳,所以筋的功能与肝阴肝血的关系尤为密切。年老体衰的人,肝血衰少时,筋膜失其所养,所以动作迟钝、运动失灵。许多筋的病变都与肝的功能有关。如肝血不足,血不养筋,或者热邪炽盛烧伤了肝的阴血,就会引起肝风内动,发生肢体麻木、屈伸不利、筋脉拘急,严重者会出现四肢抽搐、手足震颤、牙关紧闭、角弓反张等症状。 人体内在结构(4) 如何养肝呢?应该从情志、睡眠、饮食、劳作四个方面入手。 第一,情志。肝疏泄气机,疏畅情志。如果一个人经常发怒,肯定会影响到肝。当肝气郁结时,人就容易感觉郁闷,忧郁症也会接踵而至。所以,平时应该注意保持情绪的稳定,遇事不要太激动,尤其不能过怒。 如果肝气过旺,中医称作肝火上炎,容易诱发高血压病。因此高血压病患者一定要注意保养肝气,保持情绪稳定和平和的心态。否则,很容易诱发脑卒中、脑梗死。如果情绪不稳定又有肝气虚的情况,就会引起虚脱。 第二,睡眠。《黄帝内经》记载“卧则血归于肝”。意思是说,睡着时,体内的血就会归到肝里去了。肝的功能之一就是藏血,所以养肝就要多注意休息,而且是卧下休息。中医认为,亥时(晚上9点到1l点)应该入睡了;到子时、丑时,就应该进入深度睡眠,因为子时(半夜)走的是胆经,丑时(凌晨的1点到3点)走的就是肝经了。 第三,饮食。饮食要清淡,尽量少吃或不吃辛辣、刺激性食物,这些食物会损伤肝气,直接影响到肝。譬如生姜、辣椒等要尽量少吃。多吃新鲜蔬菜、水果;不暴饮暴食或饥饱不匀。如果想养肝血,可以吃枸杞、当归、阿胶等。春气通肝,春季易使肝旺。肝开窍于目,若肝血不足,易使两目干涩,视物昏花。所以中医有一句话说:“春令进补有诀窍,养肝明目是首要。”可以喝丹参黄豆汤,把丹参洗净放砂锅中,黄豆洗净用凉水浸泡1小时,捞出倒入锅内加水适量煲汤,至黄豆烂,拣出丹参,加蜂蜜调味更好。也可以喝猪肝枸杞子汤、枸杞红枣鸡蛋汤等。 养肝还有一条很重要的方法,就是多饮水、少饮酒。肝脏代谢酒精的能力是有限的,所以多喝酒必伤肝。同时保持五味不偏,食物中的蛋白质、碳水化合物、脂肪、维生素、矿物质等要保持相应的比例。因此,不偏食不偏饮也很重要。 第四,不要过度疲劳。《黄帝内经》提到“肝为罢极之本”,就是说肝是主管疲劳的,或者说是耐受疲劳的。肝气足,就耐受疲劳;肝气不足,就容易觉得疲劳。所以不要经常疲劳工作,也不要疲劳运动。 在春季开展适当的户外活动,如散步、踏青、打球、打太极拳等,既能使人体气血通畅,促进吐故纳新,强身健体,又可怡情养肝,达到护肝保健的目的。服饰要宽松,头发最好散开,让形体得以舒展,气血不致郁积,肝气血顺畅,身体必然强健。 人体内在结构(5) 肺——“相傅之官” 现在我们来看看肺脏。肺在人体中相当一个国家的宰相,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可见地位之高。宰相是处理国家各种事物的,起到治理调节的作用。我们的肺同样也起治理调节的作用。 肺主气、主肃降、主皮毛 肺的第一大功能是主气,主全身之气。肺不仅是呼吸器官,它还可以把呼吸之气转化为全身的一种正气、清气而舒布到全身。《黄帝内经》说,“肺朝百脉,主治节”。百脉都朝向于肺,因此肺是皇帝之下,众臣之上,它是通过气来调节治理全身的。 肺的第二大功能,肺主降,主肃降。肺居在西边,就像秋天一样。秋风扫落叶,落叶簌簌而下。所以肺在人体当中,起到肃降的作用。肃降什么?可以肃降人的气机。肺可以把人的气机肃降到全身,也可以把人体内的体液肃降和宣发到全身各处,肺气的肃降是跟它的宣发功能结合在一起的,所以它又能通调水道,比如中医学在治疗有些小便不通时,要考虑到肺。 肺的第三大功是主皮毛。人全身表皮都有毛孔,毛孔又叫气门,是气出入的地方,直接由肺来主管。当然呼吸主要是通过鼻子,所以肺又开窍于鼻。 怎样养肺呢?要坚持以下三条。 第一,情绪要开朗。这点非常重要,因为肺气虚,人容易悲伤,而悲伤又会直接影响到肺,所以要戒忧。特别到了深秋时节,面对草枯叶落花零的景象,在外游子与老人最易伤感,易使抗病能力下降,致哮喘等病复发或加重。因此,秋天应特别注意保持内心平静,以保养肺气。 第二,注意呼吸。肺是主全身呼吸的一个器官,肺主全身之气,其中一个气就是呼吸之气。要通过呼吸吐纳的方法来养肺,怎么呼吸呢?有一种方法,使呼吸节律与宇宙运行、真气运行的节律相符,也就是要放慢呼吸,一呼一吸尽量达到6.4秒。要经常做深呼吸,把呼吸放慢,这样可以养肺。 《黄帝内经》还介绍了一种呼吸的方法,叫闭气法。就是闭住呼吸,叫“闭气不息七遍”。这种闭气的方法有助于增强肺的功能。先闭气,闭住之后停止,尽量坚持到不能忍受的时候,再呼出来,如此反复七遍。 第三,注意饮食调养。多吃玉米、番茄、黄豆、大豆、梨以及其他水果,有助于养肺。秋令养肺最重要,肺喜润而恶燥,燥邪会伤肺。秋天气候干燥,空气湿度小,尤其是中秋过后,风大,人们常有皮肤干燥、口干鼻燥、咽痒咳嗽、大便秘结等症,因此秋季饮食应“少辛增酸”、“防燥护阴”。适当多吃蜂蜜、核桃、乳品、百合、银耳、萝卜、秋梨、香蕉、藕等,饮食要清淡,少吃辛辣燥热与助火的食物。此外,中秋后室内要保持一定湿度,以防止秋燥伤肺,还要避免使人大汗淋漓的剧烈运动,耗津伤液。 人体内在结构(6) 脾——“仓廪之官” 五脏中的脾是居中的。岐伯说,脾是“仓廪之官”,也就是管仓库的。 脾主运化,主升清,主统血,主肌肉 脾的最大功能是主运化,可以运化水液,运化水谷,把吃进去的粮食、水谷精微营养的物质以及水液输送给其他脏器,起到了传输官的作用,相当于“后勤部长”。脾的这种传输作用对生命来说是非常重要的,中医把它称为“后天之本”。先天的根本在于肾,后天的根本是脾。 脾的第二大功能,是主升清。脾把食入的粮食进行消化,其中的精华通过脾的“升清”送到心肺而转输到全身,糟粕则排出。脾和胃是互为表里的,“脾胃和”,脾可以把清气往上升,而跟脾相对应的是胃,胃是主降的,脾是主升的。两者共同起着运化升清、降浊的作用。如果升清的功能减弱了,那脾气就会往下降,导致胃脏的下垂、脱肛。 脾的第三大功能,是统血。肝藏血,心主血,而脾统血。血和这三脏的关系最为密切。脾在中间起统领的作用。如果脾统血功能不足,会导致诸如血崩、血漏或尿血等疾病发生。 脾的第四大功能,是主肌肉。肌肉是归脾来主管的,肌肉的营养是从脾的运化吸收而来的。一般而言,脾气健运,营养充足,则肌肉丰盈,所以说“脾主肌肉”。如脾有病,消化吸收发生障碍,往往就会逐渐消瘦。 怎么养脾呢? 首先,养脾要和养胃结合起来。因为脾胃起升清降浊的作用,所以饮食千万不要过饱,否则就会增加脾胃的负担,引起很多的问题。应酬多的人尤其要注意养好自己的脾胃,吃到七八分饱,就不要再吃了,这一点非常重要的。 其次,做一些运动、按摩。适当运动可以帮助“脾气”活动,增强其运化功能。青年人可用仰卧起坐,在每天起床和睡前做20到40次。老年人则宜用摩腹功,即仰卧于床,以脐为中心,顺时针用手掌旋转按摩。因为脾胃是在中焦的位置,如果直接按摩脾胃会不舒服,所以可以拍打、按摩位于它们上面的中丹田(膻中穴)和按摩它们下面的下丹田。膻中穴和下丹田之间就是脾胃,所以在膻中穴和下丹田两个位置要多做一些按摩。这就是我提倡的“五心按摩法”,胸心和腹心要经常按摩,也有助于脾胃的调养。 第二,要注意饮食。可以多吃利脾胃、助消化的食物,而不要去吃那些不利于消化的东西。尤其是夏天,可选用各种粥养益脾胃: 莲子粥,莲子50克、白扁豆50克、薏仁米50克、糯米100克共煮粥食。 山药茯苓粥,山药50克、茯苓50克、炒焦粳米250克煮食粥。 通过饮食疗法达到健脾开胃的目的,可用生蒜泥加糖醋少许,饭前食;也可用山楂条、生姜丝拌食;还可用香菜、海蜇丝、食盐、糖醋拌食。 需要强调的是,夏天尤其要注意养脾,因为脾位于人体中部,按中医学所划分的季节,有“脾主长夏”之说,长夏还有一种说法就是农历的六月。这个时候天气炎热,湿热蒸炎,四肢困倦,精神疲惫,身热气高,人体消耗较大,需要加强脾的护养。多食冷饮、生冷食品容易伤脾,造成“脾失健运”,造成很多人不思饮食、乏力等。通过养脾可起开胃增食,振作精神。另外,夏天如果脾胃功能不好,则易在冬秋季生病。 人体内在结构(7) 肾——“作强之官” 五脏中最后一个是肾脏,其实,肾脏也可以排在第一位。为什么呢?因为肾是先天的根本,但在位置上它是居于最下位的,在下方。 《黄帝内经》说肾脏是“作强之官”。“作强”是什么意思?各家有各家的说法,没有统一。我认为“作强”可能跟工匠有关系,肾的“官职”是主管技巧及发明创造。各种技巧、发明创造都是从这里面出来的。工匠是创造器物的,肾脏是创造生命的,所以肾脏就好比是一个创造生命的工匠,它具有创造力,是生命的原动力。 肾藏精,主纳气,主骨生髓 第一,肾藏精。精分为先天之精、后天之精。肾主要是藏先天的精气。精是什么?精是维持生命最基本的物质。这种物质基本上呈液态,所以叫精为水,肾精又叫肾水。肾还主管一个人的生殖之精,是主生殖能力的,肾气的强盛可以决定生殖能力的强弱,所以养肾是生命的根本。同时,肾是主水的,各种液体、水的东西都储藏于肾,由肾来升发、运载。 第二大功能,肾主纳气,就是接收气。气是从口鼻吸入到肺,所以肺主气。肺主的是呼气,肾主的是纳气,肺所接收的气最后都要下达到肾。 第三个功能,主骨生髓。肾主管骨头的生长,生的是髓,在《黄帝内经》中髓主要有三种:脑髓、骨髓、脊髓。肾还主管牙齿,牙齿也是一种骨头,《黄帝内经》有一句话是“齿为骨之余”,如果牙齿早早掉落就是肾虚。脑髓不足、骨髓不足都属于肾精不足,肾气不足,所以养肾是非常重要的。 养肾的方法有三种: 一、节欲保精。因为肾主管的是精气。所以人的房事不能过度,要有节制,欲望也不能过多。 二、按摩。因为肾是在人的下部,所以,经常按摩下丹田和后丹田,有助于养肾。下丹田是在肚脐以下一寸半的位置。肚脐以下三寸的位置叫关元穴。可以这几个穴位一起按摩。后丹田是在命门位置,命门穴是肚脐正对的后方。其下相当于前丹田的位置,叫腰阳关穴,这几个穴位要一起按摩。可以一只手在前,一只手在后,下丹田和后丹田一起按摩。 三、食补。多吃一些补肾食物,如核桃、枸杞、大豆、黑豆、芝麻等,有助于保肾。 同时,叩齿也可以养肾,因为“齿为骨之余”。还有一个方法,小便时尽量咬住牙齿,“肾司二便”,这样也有助于保肾。 人体内在结构(8) 六腑 六腑,就是胆、胃、小肠、大肠、膀胱、三焦的总称。腑,原作“府”,原本是收藏文书和货物的地方。六腑之“府”,是与五脏之“藏”相对而言的。这说明六腑的共同生理功能是受纳腐熟水谷、传化精微、排泄糟粕。和五脏不同,五脏的功能是“藏”,以藏精气为主。五脏能储藏人体生命活动所必需的各种精微物质,如气、血、精、津等。具体来说,“心藏脉”、“肺藏气”、“脾藏营”、“肝藏血”、“肾藏精”等。五脏是藏而不泻,六腑是泻而不藏。六腑的主要功能是“传”,是传而不藏,就是传化水谷、传化饮食物。《黄帝内经》说:“六腑者,传化物而不藏,故实而不能满也。”说明六腑一定要保持通畅,水谷在体内不能久留。所以,六腑一定是“以通为用”、“以降为顺”。 六腑好比是我国古代伟大的水利灌溉工程都江堰。这座大型水利工程建造于公元前3世纪,是战国时期秦国蜀郡太守李冰及其子率众修建的,是全世界至今为止,年代最久、唯一留存、以无坝引水为特征的宏大水利工程,至今仍发挥巨大效益,造福于人民。都江堰水利工程最重要的特征就是“通”,它充分利用当地地理条件,根据江河出山口处特殊的地形、水脉,乘势利导,无坝引水,自流灌溉,使堤防、分水、泄洪、排沙、控流相互依存,充分发挥了防洪、灌溉、水运和社会用水综合效益。试想一下,如果都江堰不是用“通”而是用“堵”的原理造出来的,那能留存到今天吗?世界上那些采用堵的方法建造起来的水利工程有哪一座能留存千年的? 六腑的共同生理特点是“传化物而不藏”,具体地说:胃腐熟水谷、主降浊,胆疏泄胆汁,小肠泌别清浊,三焦通调水道等。要使六腑的出纳、消化、传输等主要功能正常进行,必须保持其通畅无阻。后人从大量的临床实践中,总结出“六腑以通为用”的理论,对六腑病证的治疗具有指导意义。 六腑养生最重要的方法就是保持通畅。六腑如果通了,泻而不藏,人就健康了;如果不能泻而不藏,势必导致水谷与糟粕的停滞或积聚,那就有病了。所以,治六腑病最重要的方法也是“通”。 六腑以通为用,六腑是相互连接的,每个腑都必须保持“实而不满”的特性,及时排空其内容物,才能保持通畅。六腑功能正常,与脏腑互相作用,使机体处于“阴平阳秘”的健康状态。 比如要保持大小便的通畅。尤其是中老年人,千万不要憋尿、憋大便。许多中老年人便秘是很痛苦的,也很危险。怎样解除?方法很多,每日早起空腹喝一碗或两碗热紫菜汤,对便秘有显著疗效,加少许醋效果更好。奶蜜葱汁也可以治老人便秘,生吃红萝卜、白萝卜、胡萝卜也可以。吃红薯、大枣、荷叶茶可以防治便秘。 现在有一种时尚是洗肠,说不仅能治疗便秘,还能清除体内毒素,更能祛斑减肥,说得很神。我看要慎重,没必要人为地去洗肠。洗肠是短期行为,通过一次性大容量地向大肠灌水,虽然有利于大便排出,但并没有治疗作用。说到底,洗肠不过是一次更为彻底的类似开塞露作用的通便。洗多了,肠道的蠕动性会降低,便秘的几率更会加大。治疗便秘,首先应从生活上调节,除药物治疗外,还应该多喝水,调整饮食结构,多吃一些粗纤维的食物,以刺激肠道蠕动,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 五脏六腑的养生实际上是一个综合的效应,不是只养某一脏,其他脏腑都不管,而是都要养护好。 五脏六腑的调养并不困难,没有什么高深的东西,关键是要坚持。养生不是三天打鱼两天晒网,而是要持之以恒,形成习惯,落实到日常生活的点点滴滴中去。所以说,养生不仅是一种生活态度、生活方式,更是一种生活习惯。愿大家都能培养成养生的生活习惯,达到五脏六腑的阴阳平和,这样身体就一定能够健康。 人体内在结构(9) 经络 人体除了五脏六腑之外,还有没有其他的结构呢?中医上讲了,还有一个东西特别特别重要,就叫经络。古人认为生命的维持靠的是一种无时不有、无处不在但却看不见、摸不着的东西,这种东西,中国人把它叫做“气”;传递“气”的通道,叫做“经脉”、“经络”。 可以说,经络是中华民族的第一大发明,可对经络的争议也特别大。随着现代科学的发展,人们试图用现代科学的手段,比如声音、光、电、磁等,找出这个经络究竟是什么东西。有人说经络就是血管,有人说经络就是肌肉,有人说经络就是结缔组织,还有人说经络就是外周神经,等等。还有人提出新的假说,说经络就是第三平衡态,是一种特殊的结构。但遗憾的是,这些解释都不尽如人意。那究竟有没有经络,就成为一个千古之谜。朝鲜一个叫金凤汉的人,说他发现了经络,并命名为“凤汉小管”。结果科学界一检验,发现是骗人的。金凤汉无地自容,自杀了。寻找经络,成为科学界一个非常重要、非常热门的项目。那么究竟有没有经络呢?因为各种实验的失败,好多人说根本没有经络。 可是我们中医,包括道教等等,都发现这个经络是存在的。为什么说它存在呢?你看经络敏感的人,在某个穴位上给他扎一针,他会觉得里面有一种气感,比如说麻胀。还有的人,在合谷穴扎一针之后,他就觉得有一种气在沿着手臂外侧往上走,这个路线就叫做经络。所以经络就是气血的通道,血的通道当然是血管。还有气的通道吗?有。比如说练气功的,他练了之后就能感觉到气的这种巡行的路线。人体的的确确存在着经络现象。比如有的人得了带状疱疹,你看那个路线,就沿着特定的位置在走,就是带脉,那就是经络的走向。还有,比如治疗牙疼,右边牙疼,你在左边的合谷穴上扎一针就不疼了,从这种治疗效果来看,也证明经络是存在的。所以明代伟大的医学家李时珍就说过一句话,他说经络是“内景隧道,惟返观者能照察之”,意思是说,人往里看往里求,自己才能体会到有一种路线、一种道路,才能感觉到经络的存在。相反,用外求的方法可能难以解释经络的秘密。 那么经络到底是什么呢?我的基本观点是:经络就是生命活力的一种体现,人一有了生命就有了经络,人死之后经络就没有了。所以经络不是某一个组织、某一个器官、某一个东西,而是这些东西的组合,是它们综合的作用。那人身上究竟有多少经络呢?实际上,人全身都布满了经络。据《内经》记载,人体有经脉和络脉,经脉有十二经脉、奇经八脉,络脉有十五别络和不计其数的孙络、浮络,此外还有十二经别、十二经筋、十二皮部等等。人体有一个纵横交错的经络网。十二经脉是最重要的经络,这个大家都听说过,实际上是十二正经,手三阴三阳六条,足三阴三阳六条。手太阴肺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阴心经,手阳明大肠经、手少阳三焦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阴脾经、足厥阴肝经、足少阴肾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少阳胆经。十二经脉循环是从手太阴肺经开始,再到手阳明大肠经、足阳明胃经、足太阴脾经、手少阴心经、手太阳小肠经、足太阳膀胱经、足太阴肾经、手厥阴心包经、手少阳三焦经、足少阳胆经,至足厥阴肝经止,周而复始循环不息,每一条经脉都有专定的腧穴。具体的巡行路线是:手上的三根阴经从腹部胸部开始往手臂的内侧走,手上的三根阳经呢,从手臂的外侧往上走,走到头面部。足的三根阳经基本上从外侧走,膀胱经从后面走。足三阴又从内侧走,走到哪里呢?走到腹部胸部,又跟手上的三阴接在一起。就是这样的巡行路线。它不是三条阴经一起走,而是一条一条走。比如手太阴肺经走了之后接着就是背面的一条阳经,肺和大肠相表里,所以它接着手阳明大肠经,开始往头上走,是这么一种巡行的路线。 人体内在结构(10) 十二经脉的主要作用是联络脏腑、肢体和运行气血,濡养全身。《黄帝内经·灵枢·经脉》说,“经脉者,所以能决死生,处百病,调虚实,不可不通”。十二经脉对于维持人体生命活动,治疗各种疾病,调整机体虚实,具有极为重要的意义。实际上,最早的经脉不是十二条,而是十一条。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有两种是专论经络的,就是《足臂十一脉灸经》、《阴阳十一脉灸经》甲本、乙本。这两种比《灵枢·经脉》要早的灸经所记载的经脉都只有十一条,而不是十二条。除了马王堆帛书的这两种灸经外,张家山简书《脉书》以及《黄帝内经》一些篇章所记载的经脉数都为十一条,即五条阴脉和六条阳脉。《灵枢·经脉篇》比马王堆帛书多出一条手厥阴心包经,实际上《阴阳十一脉灸经》中的“臂少阴脉”基本上就是《灵枢》中的“手厥阴脉”。《灵枢》之所以区分出“手厥阴”脉,并对手三阴脉进行完整的命名,主要是从功能出发,是《周易》阴阳对称的“象数符号模型”运用于经络产生的结果。 另外还有称作“奇经”的八条经脉,叫“奇经八脉”。奇经八脉不直接与脏腑相连,无表里相配,所以称奇经,包括任脉、督脉、冲脉、带脉、阴维脉、阳维脉、阴跷脉、阳跷脉。奇经八脉的作用主要是加强经脉之间的联系,调节十二经气血。任脉是“阴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阴经经气的作用。督脉总督一身之阳经,为“阳脉之海”,具有调节全身阳经经气的作用。督脉在《庄子·养生主》就有记载说:“缘督以为经,可以保身,可以全生,可以养亲,可以尽年。”这里的“缘督”之“督”指的就是督脉。督脉起于胞中,下出会阴,向后行走腰背正中,沿着脊柱上行,一直到头顶的风府穴,进入脑内,然后又回出上至头项,沿头部正中线,经过头顶、额部、鼻部、上唇,到唇系带处。冲脉为“十二经之海”,具有涵蓄十二经气血的作用。《黄帝内经·灵枢·本藏》说,“经脉者,所以行血气而营阴阳,濡筋骨,利关节者也”,是说经脉具有运行气血、调节阴阳、濡养周身、抗御外邪、保卫机体的作用。 生命三大要素(1) 大家都知道这么一句老话:“人身三宝精气神。”我们平常也经常提到“精气神”。精气神是维持人生命的三大要素。这种说法开始是道家的,后来医家也这么说,最终成为中国人对生命要素的最典型说法。从本质上来说,中国所有的养生活动都是在养精、养气、养神。 中国人认为,精是维持生命的基本物质,气是维持生命的物质能量,神是生命的主宰和生命活力的体现。这三者密不可分,精足了气就旺,气旺了神也就旺了,它们互相影响互相滋生。 精是生命的基础 什么是精?我们先看这个字。它是米字旁加一个青字,青代表读音,米就代表了意思,表明精代表了一种米。什么米呢?它最早的意思是指一种精细的米,对应的词是“粗”。那么在人体上,这个精指什么呢?就是指非常精微的、维持人生命活力的一种基本物质。它不仅包括血液和精液这样的东西,还包括我们吃进去的粮食。有一个词语叫“水谷精微”,就是说我们吃的粮食和喝的水里都有一种营养成分,这也可以叫做“精”。所以这个精是广义的。狭义的精,是指维持人的最基本活力的一种物质,主管生殖生育和人的生长发育,我们把它叫做“肾精”,就是中医讲的五脏中肾脏所藏的这个精。我们重点来讲这个狭义的精。 中医以及道家,都认为精是最重要的也是最基本的一件法宝。人一生下来精就开始旺了,就像前面讲到的,婴儿阶段是精气最足的阶段。随着身体的生长发育,精气也开始生长了,到了女子14岁、男子16岁的时候,精气非常充盈之后就带来一个东西,叫做“天癸”,有了这个物质就可以生育了。随着年龄的增大,到了女子49岁、男子64岁时,天癸基本就尽了。中医还说,一般人到了50岁左右的时候,肾气开始衰了,五脏之气也就跟着衰了,衰退的最大表现就是肾精的衰少。 所以古人特别重视养精,可以说养精是养生的基础。 生命三大要素(2) 气是生命的能量 气是什么呢?我们先看甲骨文的写法,它实际上就像三横,代表的是空中的云气、雾气、露气,就是外在的那些气体。后来这个字的下面又写着个火字,再后来又写个米字。气字下面带个米,说明气和精一样,也是一种物质,可是还有一点区别,精基本上偏向于液体的,而气呢,当然就是气体。气在人身上是非常重要的,《黄帝内经》中这个气字就出现了三千多次,而中国人说话几乎都离不开一个气字。有一句话叫“人活一口气”,一个人高兴了叫喜气洋洋,发怒了叫怒气冲天,很健康叫神气十足,如果死了呢,那叫断气了。庄子就说过,“通天下一气耳”,就是天地之间包括万事万物,当然也包括人,就是一个气字,除了气没别的了。气,是生命的一种能量,也是一种物质,还是一种功能,所以有人说,气是物质、信息、能量的三位一体。当然,更偏向能量。在精气神里,气实际上起到中介的作用。就是说,练了精可以化成气,练了气可以化成神,气就是一个桥梁,精里面有气,神里面也有气。 中医认为气有五大作用:第一是推动,也就是说,人的血液精液这些东西是由气来推动的,没有气,生命活动就会静止。第二是温煦,有了气,人体就温暖了。第三是防御,气可以抵御外在邪气。第四是乳养,也就是营养,有一种气叫营气,在血管里面,可以营养血液。第五是气化,气可以变化,精变成气,气变成神,血跟气之间也是可以变化的,叫做“气为血之帅,血为气之母”,气是血的统帅,血又是气的载体,像母亲一样。 中医讲的气主要有六大类。第一类叫元气,是生命的一种原动力,主要藏于肾,它是先天之气,所以又叫真气,是父母的精气相合而成的,来源于遗传。这种气是维持生命的最基本物质,也是一种能量。第二类叫宗气,由后天之气相合而成。后天之气包括呼吸之气和水谷之气,也就是我们呼吸自然界的这种清气,再加上吃进去的那些营养成分。宗气主要聚居在膻中穴,也就是两乳之间,因为这个地方是藏气的,所以又叫气海。第三类叫营气,主要流动在血管中,起到营养的作用。第四种叫卫气,流动在血管以外,抵御外邪,保卫人的机体,相当于站岗放哨的。第五类叫脏腑之气,中医讲的五脏六腑,不是从形体上说的,而主要是从功能上说的,实际上是讲五脏六腑的功能,就是五脏之气,有心气、肺气、脾气、肝气、肾气。这个脏腑气呢,又分阴气和阳气,比如说肾气,有肾阴、肾阳。第六类叫做经络之气,就是气的通道。所以中医实际上离不开一个“气”字。 养气是养生的关键。古代有一种吐纳之法,也叫调气、行气、食气等,主要是锻炼呼吸。古人认为通过吐纳锻炼,可以吸纳天地精气。1973年出土的长沙马王堆帛书中有一部书叫《却谷食气》,专讲养生,介绍了食气的具体方法。后世道教也有“食气者神明而寿”的说法,认为练习吐纳之法,可以延年益寿。 生命三大要素(3) 神是生命的主宰 什么叫做神?我们看一看“神”这个字,是示字旁加一个申请的申,申既表示读音又表示意思。这个申字就表示雷电,中间那一竖如果一弯一勾,就是一个电字。所以申最早是指打雷闪电。它快速而迅猛,体现了力量和速度。那人体上这个神是什么呢?它是指人体的一种活力,是主宰人的一种最基本的东西。广义的神指代的范围很广,比如说这个人神采奕奕;狭义的神是指人的精神意识和思维活动,即通常所说的精神,是中医所说神、魂、魄、意、志五种神志的综合反应。 我们说人修炼锻炼,就古代传下来的这些方法而言,与其说是气功还不如说是神功,因为气都是由这个神来统领的。这种精神的、意识的东西,按照中医的说法,主要是藏于心,即心藏神,“心神”一词就是这么来的。心是主神明的,也就是说心是主意识思维活动的。所以从某种意义上说,养神就是要调心。 精气神三者是有机联系、相辅相成的。当然养精、养气、养神三者也是不可分离的。总而言之,养精是基础,养气是关键,养神是统领。养生的目的其实就是要达到精满、气足、神旺的境界。 认识自己的体质(1) 人要了解自己,必须先了解自己的体质。你知道自己是什么体质吗?你的体质和别人的一样吗?其实,每个人的体质都是有差异的。 对于人的体质分类、性格分类、气质分类、人格分类,古往今来,人类都在不断的探索中。古希腊的希波克拉底按四种体液将人分为胆汁质、多血质、黏液质、忧郁质,后来巴甫洛夫按照神经类型将人分为兴奋型(胆汁质)、活泼型(多血质)、安静型(黏液质)、脆弱型(忧郁质)四类,也有人按照血型将人分为四类,等等。 《黄帝内经》则是按照阴阳五行对人进行分类的。具体如下: 《黄帝内经》体质分类 1.阴阳五行分类 《灵枢·阴阳二十五人》根据人的体形、性格特征、对季节的适应能力等将人的体质分为木、火、土、金、水五大类型。每类型再比类于古代乐谱,分角、徵、宫、商、羽五小型,共二十五型。本法强调对季节的适应能力作为体质分类的依据之一。这种分类揭示了人体的不同生理特征,从而提高防治措施的针对性。 2.阴阳太少分类 这是根据人体的阴阳多少,并结合体态、性格特征进行分类的。《灵枢·通天》认为,人体阴阳有阴盛、多阴少阳、多阳少阴、阳盛、阴阳和平之分,从而把人分为太阴、少阴、太阳、少阳、阴阳和平五类。这种分类与巴甫洛夫根据高级神经类型进行的分类颇有相似之处。 太阳和少阳是什么意思呢?太阳就是更加偏阳一些,程度更强一些;少阳就是阳少一些。同样,太阴就是阴性的程度更强一些,少阴就是阴性的程度稍微弱一些。体质的差异是由于个人的先天禀赋有强有弱,平时的饮食习惯各不相同,生活的地理环境有很大差异,生活的境遇也很不相同,比如有的人穷,有的人富,有的人家庭和谐,有的人家庭不和谐,这些都会对体质产生影响。 偏阳体质的人,有四个特点:一是偏热,二是偏燥,三是偏动,四是偏于亢奋。这四点中偏热是最重要的。如果一个人在正常情况下身体总是内热、内火重,那么肯定就是偏阳体质。 偏热即是体温较正常偏高。怕热,喜欢喝冷水。还有一点就是比较干燥,皮肤水泽度不够。动作上,偏于动,比较外向好动。 偏阳的人阳盛了,阴往往就不够,所以这种人易患阳亢的热性病,比如大便干燥、疖子、容易上火、头晕、失眠、心悸、心慌,等等。 综上所述,偏阳体质是指具有偏热、多动等特性的体质。偏阳质的人平时畏热、喜冷,或体温略偏高,动则易出汗,喜饮水;面色多略偏红或微苍黑,或呈油性皮肤;精力旺盛,动作敏捷,反应快,性欲旺盛。 认识自己的体质(2) 偏阳质的人,多见形体偏瘦,但较结实。性格外向,喜动,易急躁,自制力较差;其食量较大,消化吸收功能健旺。偏阳质的人对风、暑、热邪的易感性较强,受邪发病后多表现为热证、实证,并化燥、伤阴。皮肤易长疖疮。内伤为病多见火旺、阳亢或兼阴虚之证,容易发生眩晕、头痛、心悸、失眠以及出血等病症。这类体质的人阳气偏亢,多动少静,有耗阴之热。兼之操劳过度,思虑不节,纵欲失精,则必将加速阴伤,容易发展演化为临床常见的阳亢、阴虚、痰火等病证。 再看偏阴体质的人,主要特征也有四点:一是偏寒,二是偏湿,三是偏静,四是偏低沉。 偏寒就是体温较正常稍低,怕冷。这是偏阴体质最主要的一个特征。如果一个人在正常情况下身体总是内寒外冷,这个人肯定就是偏阴体质的人。湿气较重,从皮肤上来看,偏湿,到冬天容易生冻疮。在言谈举止及性格表现上,偏于安静,不好动。这种人容易患寒证、虚证。 总的来说,偏阴体质是指具有偏寒、多静等特性的体质。具有这种体质的人,平时畏寒、喜热,或体温偏低。面色偏白而欠华。精力偏弱,动作迟缓,反应较慢。多见形体偏胖,但较弱,容易疲劳;性格内向,喜静少动,或胆小易惊;食量较小,消化吸收功能一般。 偏阴质者对寒、湿之邪的易感性较强,受邪后多从寒化,表证不发热或发热不高,容易传里或直中内脏。冬天易生冻疮。内伤杂病多见阴盛、阳虚之证。容易发生湿滞、水肿、痰饮、瘀血等病症。具有这种体质的人,阳气偏弱,易致阳气不足,脏腑功能偏弱,水湿内生,从而发展为临床常见的阳虚、痰湿、痰饮等病证。 在做自我判断的时候要注意,不是说每一个人每一条都符合的。很多人会发现,有几条符合,有几条又不符合,这就需要抓主要矛盾,要注意自身所有的表现中,是偏热较多还是偏寒较多,这一点是最重要的判断标准。 如果你实在区分不了是偏阴还是偏阳,发现两种体质的表现自己好像都有,又好像都没有,那我要恭喜你,你可能就是阴阳平和的体质了。 阴阳平和质是功能较协调的体质。具有这种体质的人,身体强壮,胖瘦适度,或虽胖而不臃滞,虽瘦而有精神,其面色与肤色虽有五色之偏,但都明润含蓄,目光有神,性格随和、开朗,食量适中,二便调畅,对自身调节和对外适应能力强。 阴阳平和质的人,不易感受外邪,少生疾病,即使患病,往往自愈或易于治愈。其精力充沛,工作潜力大,夜眠安稳,休息效率高。如后天调养得宜,没有暴力外伤或慢性病患,这种体质不易改变,这种人往往长寿。 认识自己的体质(3) 现代临床体质分类 近年来,不少医家在总结前人经验的基础上,从临床角度提出体质分型,这种分型以身型脉证为主要指标,对临床辨证、遣方、摄生防病有重要的参考价值。现简单归纳如下: 阳盛质:凡强壮、声高气粗、好动的人,属于阳盛体质。此类人平素喜凉怕热,神旺气粗,口渴喜冷饮,尿黄便结,病则易发高热,脉洪数有力,舌红苔薄黄。这种人不易患病,一经患病,多为急性病、暴发病。故饮食方面宜多用滋阴、清淡之品;运动量也要大一些,让体内积蓄的阳气尽快散发出去,条件许可,可以每天进行凉泉、温泉水浴。 阴虚质:这类人形多瘦小,面色多偏红或有颧红,常有灼热感,手足心热,口咽干燥,多喜饮冷,唇红微干,冬寒易过,夏热难受,舌红少苔,或无苔,脉细弦或数。本体质之人可长期服用首乌延寿丹,本药不滋腻、不寒凉、不刺激、不蛮补,服后食欲增进、精神轻松愉快。 瘀血质:平素面色晦滞,口唇色暗,肌肤甲错,常有出血倾向,皮肤局部有瘀斑,或身体某部刺痛,固定不移,或有包块,推之不动,舌质有瘀斑或瘀点,脉细涩,或结代。此类体质,重在保障气血畅通,因此,要常常加强体育锻炼,饮食上多吃些活血养血的食品;治疗上应活血袪瘀,并配以补气行气。 痰湿质:平素身体肥胖,或嗜食肥甘,嗜睡恶动,口中粘腻。食量较大,多汗,既畏热,又怕冷,适应能力差。病则胸脘痞闷,咳喘痰多;或恶心呕吐,大便溏泄;或四肢浮肿,按之凹陷,小便不利或浑浊;或身头重困,关节疼痛,肌肤麻木不仁;或妇女白带过多,苔多腻,常见灰黑,或舌面罩一层黏液,脉濡或滑。此类人宜多参加体育运动,让疏松的皮肉变得致密结实。药物方面,当用温药调补,饮食上,勿过饱,忌肥甘厚味。 气郁质:此类人形体消瘦或偏胖,面色萎黄或苍暗,平素性情急躁易怒,容易激动,或忧郁寡欢,胸闷不舒,时欲太息。病则胸胁胀痛或窜痛;或乳房小腹胀痛,月经不调,痛经;或咽中梗阻,如有异物;或气上冲逆,头痛眩晕;或腹痛肠鸣,大便泄利不爽,舌淡红苔白,脉弦。这类人相当于现代所称的抑郁型或抑郁质。药物治疗,以疏肝理气为主;平时应常去旅游,使心胸愉快,从而排除多愁善感的抑郁状态;多听一些轻松、开朗、激动的音乐,以调节情绪;饮食上,适当喝一点酒。 养神贵在中和(1) 古人认为人禀天地之气生,是天地间最有灵性的。人的形气神是有机的整体,共同构成人的生命。形体是人生命的基础,是生命的居舍。气是构成人体生命的物质基础,是人体生命活动的原动力,是联系形与神的中介。精神是生命的主宰。形气神三者相互依存、相互影响。养生应该形、气、神三者共同调摄,使它们在整体上达到一种和谐。在这三者当中,中国养生文化,无论儒、释、道还是医家,都非常重视养神。 神为心所藏,与以心为主导的五脏关系最为密切。《黄帝内经》说:“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心是五脏六腑之主,只有做到精神内守、心神安宁,才能五脏协调、经络畅通。所以精神的变化对形体组织功能健全与否影响极大,甚可致病或危及生命。 由精神因素引起的身心疾病已是当代社会中普遍存在的多发病和流行病。人的精神状态与疾病有密切的关系。强烈的精神刺激,不仅是造成精神疾病的直接原因,而且也会影响内脏的气机功能与气血运行,引发多种疾病。现代医学研究发现,一切对人不利因素的影响中最能使人短命死亡的就是不良情绪,人的精神状态正常,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以及抵抗疾病的能力会增强,从而起到防病的作用。患病之后,精神状态良好可加速康复,还可以利用心理活动规律治病,使脏腑气机调畅、气血和调、增进健康、益寿延年。1948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提出,“健康不仅仅是不生病,而且是身体上、心理上和社会适应性的完好状态”。所以在人的一生中,精神养生是非常值得重视的,精神健康才能真健康。 形神相对而言,形属于阴,神属于阳。阳是主动的,所以古人说“人神易浊而难清”,认为精神容易外越,比较容易耗散。神不可过用,贵在中和。 养神贵在中和(2) 提到“中和”,我多说几句。现在提出建设和谐社会是非常好的,中国传统文化用一个字来概括就是“和”。天与人要和,人与人要和,人与社会要和,人的身心要和。“和”的思想是儒家、道家、医家都着力提倡的。《中庸》对“中和”的解释是:“中也者,天下之大本也,和也者,天下之达道也。致中和,天地位焉,万物育焉。”先秦道家对和谐之道是非常推崇的。《老子·五十五章》说:“知和曰常,知常曰明。”《老子·四十二章》说:“万物负阴而抱阳,冲气以为和。”庄子也说:“古之治道者,以恬养知……知与恬交相养,而和理同其性。” 先秦儒家的“中庸”思想讲的其实也是中和。孔子说:“中庸之为德也,甚至矣乎!”《周易》的《易传》提出“一阴一阳之谓道”,讲的就是“阴阳”对立面的调和。 古人认为养神也要做到中和,神劳则气耗,气耗则病,无益于养生。那么怎样才能做到中和呢?这里有几个方法: 第一,就是静。道家认为人的本性就是一个“静”字,养生应该复归人的本性。养神最好的办法就是静养。静以养神,可使精气日充,形体健壮。反之,如果心神经常处于躁动状态,精气则会日益耗损,形体逐渐消瘦,必不能延年益寿。所以《淮南子》就讲,“夫精神气志者,静而日充者以壮,躁而日耗者以老”。 第二,就是省嗜欲,节制人的欲望。道家说要少思寡欲,轻天下,齐死生,同万物。名利富贵,使人患得患失,就会扰乱神志,影响健康。一味追求耳目声色之乐,定会损身乱性,使人不得长寿。唐代的孙思邈提出省嗜欲的具体方法:少思、少念、少欲、少事、少语、少笑、少愁、少乐、少喜、少怒、少好、少恶。他在《备急千金要方》中说:“行此十二少者,养性之都契也。多思则神殆,多念则志散,多欲则损智,多事则形劳,多语则气争,多笑则伤藏,多愁则心摄,多乐则意溢,多喜则忘错昏乱,多怒则百脉不定,多好则专迷不理,多恶则憔悴无观。此二十多不除,丧生之本也。” 道、儒、佛、医家等各家养… 顺应自然的道家养神 道家的养生观是一种自然之道的养生观,是顺应自然、适性重生的生命观。“贵身”是老庄道家的重要思想。老子认为人存天地之间,与道、天、地并为“域中四大”,身体是人的根本,人应该像重视大患一样重视身体。他说:“吾所以有大患,为吾有身。及我无身,吾有何患!”只有真正懂得“贵身”、“爱身”的人才可以将天下托付给他。 庄子反复强调,人在生死问题上要顺乎自然,“不悦生,不恶死”,生而无乐,死而无悲,不以生死为念。他把生死看得如同春夏秋冬四时的更替一样普通。庄子说:“生也死之徒,死也生之始,孰知其纪!人之生,气之聚也;聚则为生,散则为死。若死生为徒,吾又何患!”又说:“死生,命也;其有夜旦之常,天地。人之有所不得与,皆物之情也。”庄子对死亡持自然态度,让人们在主观意念上把死亡作为生命的一种自然、合理的发展归宿,无怨无悔地接受下来,从而获得一种达观的死亡观。“死,无君于上,无臣于下,亦无四时之事,从然以天地为春秋,虽南面王乐,不能过也。”日中则仄,月满则亏,物壮则老,生老病死只是自然界存在的必然规律,因此庄子认为人应该顺应自然规律,安然面对死亡。死不过是摆脱了人生的一切牵挂和烦恼,自由自在、任意逍遥,是最惬意不过的了,故而人们应当生时安生、死时安死。这种将生死纳入自然之道的生命观,表现出其顺其自然、不骄不躁、清心寡欲、安命无为的生命态度。 庄子对生死的看法十分豁达与超然,但是他明确反对为了名利去做害生的事情,他认为伯夷为了善名死于首阳山下,盗跖为了名利死于东陵,他们虽然死亡的原因不同,但是干的事情是一样的,就是戕害自己的生命。所以后来《淮南子》就说,追求富贵虽然是人之常情,但如果让你左手握着天下之图,右手割破自己的喉咙,就是最愚蠢的人也不会那么做的。所以“生尊于天下也”,反复强调只有真正懂得贵身、爱身的人才能得道。 道家重视精神养生,追求生命的自由、平等,追求人与大自然的和谐相处,认为以平等的心胸对待万物,天地万物都存有平等的价值。精神养生的关键就是虚静。老子主张淡泊名利、少私寡欲、知足常乐、无为自然,提出“致虚极,守静笃”的养神主张。《老子·四十五章》说:“清静为天下正”,只有清静才能保持心的正常功能,从而开创了中华养生学的“静神学派”。 庄子推崇安时而处顺的生活态度,追求精神的绝对自由,主张静以养神。《庄子·刻意》说:“纯粹而不杂,静一而不变,惔而无为,动而以天行,此养神之道也。”《庄子·在宥》提出了“无视无听,抱神以静,形将自正”的养生主张。 道、儒、佛、医家等各家养… 庄子提倡以“坐忘”、“心斋”、“撄宁”等心态面对生命。所谓“坐忘”就是否定知识是有分别的,把它们都忘了吧,这样就能达到心灵上的宁静。“心斋”是说要专心一意,不是用耳朵去听而是用心去领会,用气去感应周围的事物,这样才能达到空明的心境。《庄子·养生主》中的庖丁说自己解牛的时候不是用眼睛看,而是用神、用心感应,“不以目视而以神遇”。所谓“撄宁”就是在纷扰中保持安定,平心静气,安然无欲。 道家的生命观其实是告诉我们不要太执着于当下“我”的生命,而要从宇宙自然的永恒生命的背景中去体验个体生命的永恒,这样你就能达到齐物我、同生死、天人合一的精神境界。 《管子》中的《内业》篇,可以说是最早论述心理卫生、精神养生的专篇。内,就是心;业,就是术。内业者,养心之术也。《管子》将善心、全心、大心作为最理想的心理状态和内心修养的标准。具体的养生方法,一是正心。不但形体要正,而且内心要正,要平和中正。平正的对立面,就是“喜怒忧患”。人不能正心,就会有害生命。二是静心。心神要静,《管子》提出了著名的“静因之道”,不要把自我的东西强加给外物,要遵循事物本来的面目。内心要无为、虚静。三是专心。就是说要专心致志,不受外物干扰,从而保持心身安乐。《管子》说:“凡人之生也必以其欢,忧则失纪,怒则失端。忧悲喜怒,道乃无处。爱欲静之,遇乱正之,勿引勿催,福将自归。”指出忧、悲、喜、怒都有失养生之道,人应该安神定志,才能增福增寿。 《淮南子》坚持形气神三者统一的生命整体观,认为神清志平、五脏皆安是养生的根本,而一味追求膏粱厚味、荣华富贵等是违背养生之旨的。《淮南子·精神训》说“心者形之主也,而神者心之宝也”,主张形体和精神都不要操劳过度,认为“形劳而不休则蹶,精用而不已则竭”,还说:“事其神者神去之,休其神者神居之”,十分重视精神因素对人体健康的影响。 东晋初期有一位著名的医药学家和炼丹术家叫葛洪,自号抱朴子,写了《抱朴子》,分内、外篇。内篇主要讲神仙方药、鬼怪变化、养生延年等事;外篇主要讲人间得失,评论世事。《抱朴子》认为养生其“诀在于志”,强调寿命不取决于天命、富贵,而主要取决于自身的心志,“恬愉淡泊,涤除嗜欲”是养生的关键,他说养生要做到“无心”,不是没心,而是老子无为、虚静养生观念的一种延伸。 南朝的陶弘景有一本书叫《养性延命录》,从书中的思想来推断,陶弘景应该属于道家。他主张养生要闲心寡欲以养神。他说人赖以生存的是神,神所依托的是形。神形分离人就会死亡,死了就不可再生,养生既要养神,亦要养形。他认为“恣意极情”是养生的大忌,人要注意颐养性情,不要随着欲望而胡作非为,还提到了“我命在我不在天”,强调了寿命的长短主要取决于自身的艰苦努力,对后世产生了积极的影响。 道、儒、佛、医家等各家养… 我们知道,道教的最终目的是成仙。道教认为宇宙万物有主宰的神仙,神仙是不会死的,人通过全面修炼、敬神、积德行善,也可成为神仙,所以人应该好生、尊生、养生。因此,道教有一系列的养生理论与实际修炼方法,比如内外丹法、导引行气、坐忘守静、服食补养、药物祛病、动功健体等,但都是以精神养生为第一位的。道教提出的“性命双修”,命指形体,性则是指心、神、意、德。以神为性,气为命。用神驭气,神凝气结而成丹,就叫性命双修。《上仙经》说:“修性不修命,如何能入圣?修命先修性,方入修行径。”认为“只修性,不修命,此是修行第一病。只修祖性不修丹,万劫阴灵难入圣。” 养心与养德合一的儒家养神 儒家主要从生的角度来看待生命,是一种入世的生命观。儒家不注重死亡本身,而讲究慎终,主张把严肃的生活态度坚持到最后一刻。肉体生命具有价值,但为了某种原则我们应该抛却生命。 儒家的生命观主要可概括为两点: 一是重人重生的生存观。孔子主张“未能事人,焉能事鬼”,“未知生,焉知死”。人应当把注意力全部集中于当下现实的生命之上,不要分心去考虑死亡以及死后世界的问题。孟子提出的“知命者不立乎岩墙之下”,认为尽管人之寿命长短是由天命决定的,但每个人还是应当重生,尽量避免危险,妥善保养自己,以享尽天年。 二是“杀身成仁”、“舍生取义”的生命价值观。在儒家看来,生命的道德价值是比生命更为贵重的东西。活着的时候应努力创造人生的社会价值,有一个充实的道德人生。当人的生命和社会所提倡的道德发生冲突时,应当牺牲个体“小我”的生命,维护社会“大我”的尊严。人的生命因“仁”、“义”而有价值,个体生命与“仁”、“义”相比,为了取“义”可舍个体的“生”;为了“成仁”可舍个体的“身”。 儒家的养生观是一种重视养心和养德的养生观。和道家比起来,儒家并不那么重视身体的修炼,而是重在建立和谐社会,使人们能和平共处、国泰民安。儒家的教导其实就是精神养生的教导。孔子的“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欲立而立人,己欲达而达人”千百年来,鼓舞了很多仁人志士,直到范仲淹《岳阳楼记》中的“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都是相通的。儒家的中庸、立德、修心、尽性、礼乐等,也可视为精神养生的方法。 道、儒、佛、医家等各家养… 孔子认为,天道以中庸为法,过犹不及。养生要谨守中庸之道,才能颐养天年。孔子重视人的道德修养,说“君子先慎乎德”。事实证明,以德立身是养生的重要根基。 孟子是继孔子之后最出色的儒学大师,《孟子》一书中蕴藏着不少养生思想,尤其是孟子所倡导的“善养吾浩然之气”对后世影响很大。由于孟子养神得法,活了84岁。孔圣人活了73岁,所以中国有句俗话“七十三,八十四,阎王不请我自去”。《孟子·公孙丑章句上》说:“敢问何谓浩然之气?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无是,馁也。是集义所生者,非义袭而取之也。行有不慊于心,则馁矣。我故曰,告子未尝知义,以其外之也。必有事焉而勿正,心勿忘,勿助长也’。”讲的是如何培养浩然之气。这种浩然之气,实际上是重道德、讲仁义的儒家养气法。养气的根本是以精神意志为主导,只有胸怀坦荡无私的人才能使气保养充盛。《孟子·尽心章句下》:“养心莫善于寡欲。其为人也寡欲,虽有不存焉者,寡矣;其为人也多欲,虽有存焉者,寡矣。”养生首先要节制自己的欲望,一个人欲望太多,会身心疲惫的。 荀子继承了孔孟思想,主张以“礼”来修身养性,就是要扶弱抑强,调之使平。荀子认为修身养性必须遵礼守法。凡是在动用血气、意志、思虑上,都要遵循礼道,这样才能平正通达。不遵守礼道,就会导致混乱。遵礼守法是治气养生、修身自强的基础。 颜之推在《颜氏家训》中有一篇《养生》,主张“少学而至老不倦”,认为努力学习、积极进取、有所作为的精神状态对健康长寿有利,颜之推还列举了圣贤做榜样,认为积极的生活状态有利于健康。他说:“孔子云:‘五十以学《易》,可以无大过矣。’魏武、袁遗,老而弥笃,此皆少学而至老不倦也。曾子七十乃学,名闻天下;荀卿五十始来游学,犹为硕儒;公孙弘四十余方读春秋,以此遂登丞相。” 道、儒、佛、医家等各家养… 离苦得乐的佛家养神 佛教对于中国来说,其实是舶来品,但是佛教传入中国的时间很早,它的宗旨是以修心为主。所以讲中国的精神养生,不能不讲佛教的精神养生。佛教经典中经常赞叹佛陀安详从容、充满智慧,平时我们去寺庙的时候,看到的释迦牟尼像也都端庄祥和。佛教认为每个人都可以通过修行成佛,即使是恶人,也可以“放下屠刀,立地成佛”。 佛教认为人的身体是由地、水、火、风四大要素组成,一切众相皆是虚妄。身体也不过是假合之身,其中脓血夹杂,七窍不净,整个是“臭皮囊”。如果四大不调,还会生病。佛教认为病痛缠身,是不能安心修道的,所以应该具有健康体魄,以“借假修真”。《法句经》说:“恶生于心,还自坏形,如铁生垢,反食其身。”所以,嗔恨、贪婪、愚痴“三毒”,能毒害心灵,养生之道就是抛却三毒。 彻底净化自心,清除一切粗细烦恼的污染和无明的遮蔽,令心识本具的清净光明像烈日驱散阴云般朗然显现,从而解脱一切痛苦,获得圆满的自我实现,是佛教所有修证法门的核心。佛教认为自净其心、自净其意,才是最彻底的精神养生。 佛家的修习禅定就是一种主动调摄自心而达到特殊心理状态的养生方法,是一种很好的养神、修心的方法。长期修习禅定的僧人,平均寿命一般都超出常人,比如我们熟悉的龙树、慧昭、纯陀等人,都是高寿之人。据说憨山大师30岁时在五台山参禅修定,食物仅有三斗米和麦麸,和野菜食之,半年尚有余。定中发悟之后,变得精力超常,在募造转经轮期间,由他主持操办,“经营九十昼夜,目不交睫”,仍然精力充沛,没有睡意。起初主持做水陆佛事七昼夜,他“七日之内,粒米不餐,但饮水而已,然应事不缺”,大大超越了常人的生理极限。 从现代心理学的角度看,在修习禅定过程中,尤其是深入正定以后,随着意念和情绪活动的放松、停息,可以使人精神上的紧张和压力得到缓解,使被紧张和压力导致恶化的生理机能得到自行调整,从而产生健身效果,一些以精神紧张和心理压力为主因的疾病可能会逐渐自行痊愈。 佛教讲的养生,并不是仅仅指自己的生命,还包括他人和其他的生命。修炼大乘佛法发菩提心很重要的一个方法就是七支发心法,其中第一条就是知母心。大乘佛法讲的是利益众生,自渡渡他。现世的众多生命,不管你认识不认识,都始终要像对待自己的母亲一样。人不应该仅仅重视自己的幸福安乐,还应该把一切生命看作自己的母亲一般去爱护、尊重、善待,只有从众生的解脱中获得大乐,才是真正目标。不能只追求个人解脱,还要发起为了一切众生修行的信念,向最后成佛之路迈进。 道、儒、佛、医家等各家养… 调理阴阳的医家养神 中医在养生方面主要受道家的影响,对精神养生非常重视。中医学将人的心理活动统称为情志,它是人在接触和认识客观事物时人体本能的综合反映。中医将情志分为喜、怒、忧、思、悲、惊、恐七种。任何事物的变化,都有两重性,既能有利于人,也能有害于人。同样,人的情绪、情感的变化,也是有利有弊。 历代医家养神之说 汉代名医张仲景在其《伤寒杂病论》序中谈到养生的重要性,他责怪和痛斥当时的医生和一般群众不重视养生,“举世昏迷”、“不惜其命”,只知道追逐荣华富贵,这样实际上是本末倒置。 宋代陈无择在《三因极一病证方论》中认为七情的刺激是三大类致病因素中的一大类,非常突出地强调了心理因素在疾病发生发展中所起的重大作用。 金元四大家的张子和、刘完素、朱丹溪等都很重视精神养生。张子和重视心理治疗,创造了“习以平之”等意疗方法。 刘完素提出“养生之要,无为无事”的观点,反对恣情纵欲。指出,“凡此六欲七情之邪,而为祸患之本,死亡之因”。六欲七情太过必然影响人体脏腑内生六气变化,导致脏腑间“和平”破坏,引发疾病。在“调神”上,刘完素推崇《黄帝内经·四气调神大论》,认为“智者顺四时,不逆阴阳之道,而不失五味损益之理,故形与神俱久矣,乃尽其天年而去”。 朱丹溪认为,养生应该清心寡欲、恬淡虚无以聚阴精,不使相火妄动。清心寡欲对于养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相火主动,为延续生命所必需,然相火妄动又能伤阴精,加快衰老。所以,相火之动必须保持“动皆中节”。但是,人生在世,往往受到外界环境的影响,一般人很难做到眼不见、心不动,关键是要“中节”。妄念、妄动都可引起阴精的耗伤,肾主封藏,肝主疏泄,肝肾二脏内藏精血,又寓相火,而相火系于心,如心为外物所感,“心动则相火亦动,动则精自走,相火翕然而起”。所谓“精走”,当指广义的精。既然“情欲无涯”,如不能正心、主静,原本已阳有余阴不足之人体,进一步耗伤阴精,从而加剧了阴不足的进程,导致疾病丛生。 针对动易静难,朱丹溪特别重视养性,强调“主之以静”。要做到静,必须收心养心,使心不乱,通过道德修养来克服各种私欲妄念,也就是所谓“人心听命乎道心”,使心火凝然不动,相火守位禀命,阴精内奉而健康长寿,即是怡养寡欲以聚存阴精,不使相火妄动。朱丹溪还从存阴气的观念出发,以节欲保精作为养生的重要原则,提出晚婚的主张。他说:“古人必近三十、二十而后嫁娶,可见阴气之难于成,而古人之善于摄养也。” 明清时期,精神养生、心理保健学说有了新的开拓,比如《摄生集览》提出了很多保养之法,但是“养神为首”,养神是第一位的。指出失眠与和情志有关,认为要保持良好的睡眠,重要的是保持内心的宁静。 道、儒、佛、医家等各家养… 《黄帝内经》养神之道 《黄帝内经》说:“余闻上古之人,春秋皆度百岁,而动作不衰。今时之人,年半百而动作皆衰者,时世异耶?人将失之耶?岐伯对曰:上古之人,其知道者,法于阴阳,和于术数,食饮有节,起居有常,不妄作劳,故能形与神俱,而尽终其天年,度百岁乃去。今时之人不然也,以酒为浆,以妄为常,醉以入房,以欲竭其精,以耗散其真……故半百而衰也。”《黄帝内经》指出了身体健康、延年益寿的关键在于人们是否懂得和实行了养生之道。所谓“半百而衰”,就是由于不懂得或不实行养生之道;所谓“尽终其天年”,活到自己应该活到的岁数,就是由于认真实行了养生之道的结果。而养生之道的核心即是“形与神俱”,即“形神统一”,要做到这一点,必须寡欲。 《黄帝内经》注重调摄精神,认为精神的调养是养生防病、预防早衰的重要原则。精神意志调摄的方法一是摄养意志,二是调和情志。摄养意志是为了加强脏腑气血的活动能力,调和情志则在于排除干扰脏腑气血活动的精神因素。 《灵枢·本神篇》说:“是故怵惕思虑者则伤神,神伤则恐惧流淫而不止。因悲哀动中者,竭绝而失生,喜乐者,神惮散而不藏,愁忧者,气闭塞而不行,盛怒者,迷惑而不治,恐惧者,神荡惮而不收。”意思是说,情志,即七情五志,是精神活动的一部分,在正常情况下,不是致病因素,是人体对外界客观事物刺激的能动反映。如果外界刺激太强,超过人体机能调节的范围,就会引发疾病。情志致病会伤害人身的精、气、神三宝。七情五志都可伤神,所以在情志病中,伤神是主要的,所以治病的时候,也要首先治神。人的疾病很多是由精神因素所造成,所以调神、治神乃是防治疾病的重要环节。 情志过激、寒热偏盛、疲劳过度等因素,都能导致脏腑功能紊乱,气机失调,从而引发多种疾病。如由于精神刺激太过引起的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惊则气乱、思则气结等症;由气候因素引起的寒则气收、热则气泄;由生活起居方面引起的劳则气耗等。可见,许多内外因素,都可导致气机失调的病变,所以中医有“百病生于气”的论点,说明了情志致病的危害性,人们要想长寿,必须注意调和情志。 那么,怎样才能调养精神呢?《黄帝内经》认为,要想健康长寿、防病延年,不仅要对外来的“虚邪贼风,避之有时”,更重要的是要对内在的精神情志做到“恬淡虚无,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病安从来”。古代养生家认识到人的精神情志活动是导致发病和影响寿命的重要因素。 如何做到“精神内守”呢?《黄帝内经》提出了许多至今仍行之有效的方法:第一,“真气从之,精神内守”。“真气从之”可能是一种运行真气的方法;“精神内守”是一种内求、内证的养生方法。第二,“恬憺虚无”,使精神处于一种安静、虚无的状态。静可以养神,神气清静,则可长生。这是因为神主持生命,有任万物而理万机的作用,故神气在人体常处于易动而难以安静的状态。第三,少私寡欲,“志闲而少欲”、“高下不相慕”、“美其食,任其服,乐其俗”。私心太重,嗜欲不止,会扰动神气,破坏神气的清静,而减少私心、降低嗜欲,就会减轻不必要的负担,有助于神气的清静内守。 《黄帝内经》对非常重视情志养生,认为人们应保持高尚的情操,神志安宁,心情舒畅,则人体气机调畅,气血平和,精神不散而静定内守,正气旺盛,才能抗病邪而避免疾病发生。如果不能很好地调养精神,顺调意志,违反正常的生活规律,任性放纵,过分激动,就会导致气血不和,阴阳失调,脏腑经络功能紊乱,引发许多内伤疾病。情志变化能够使气发生变化,表现为气机紊乱,升降失调。《黄帝内经》说心为五脏六腑之大主,心藏神。因此,七情虽各有脏腑所属,然总统于心,七情中任何情志失调都可伤心,而心伤就能导致其他脏腑功能的失调。而且《内经》也强调调养精神的同时必须重德。因此,情志得调,气机流畅,阴阳合和,就能使内脏机能平衡、协调,保持身体健康。 小说下载尽在http://www.bookben.cn - 手机访问 m.bookben.cn---书本网【清润眠初】整理 附:【本作品来自互联网,本人不做任何负责】内容版权归作者所有! !